故事发生在四川四姑娘山,这座以“秀美挺拔”闻名的高原景区,吸引了无数游客。然而,这一次,39岁的男游客用生命留下了“高原反应”的惨痛教训。
他和几位朋友从低海拔地区自驾来到四姑娘山镇,满怀期待地入住客栈。然而,就在第一晚,他“踩中了高原旅游的两大雷区”——洗澡和未注意保暖。爱干净的他用热水一洗,身体放松,没多久就开始出现咳嗽等不适症状。朋友们都以为这是“小感冒”加轻微高反。
于是,他们只去了当地卫生院吸氧,医生明确警告:“赶紧下山,回到低海拔地区!”但一行人觉得旅程中断太可惜,选择继续留在高原。
在客栈休息的两天,男子的不适症状越来越严重,连站立都需要人搀扶。5月9日,他们终于决定去成都(海拔500米左右)就医。于是,通过打车软件叫了一辆顺风车。接单司机本是为了“顺路省点油钱”,没想到碰上了这样一单揪心的事件。司机到客栈接人时,看到男子已经被同行女性搀扶着走出门,几步路都要停下来喘气。
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,司机和乘客却因高速费用的问题发生了分歧。司机提出,高速费需要乘客承担,否则他选择不走高速。然而,乘客一方认为,顺风车本应由司机承担高速费,双方争论不休,甚至试图将高速费用“对半分”。
就这样,宝贵的救援时间被一再消耗。司机凭借多年的高原驾驶经验一眼判断:男子可能已经出现了高原肺水肿。
司机劝道:“去成都要翻巴朗山,海拔最高5040米,病情只会加重,必须先去医院!”然而,同行的朋友却坚持“去成都”。司机解释:“1.3公里外的卫生院才是现在最该去的地方!”
最终,他们听从了司机的建议,火速赶到卫生院。然而,悲剧没有因此停止。送到医院后,男子已经没有意识,心跳和脉搏完全消失。经过一个小时的抢救,最终还是宣告不治。
司机事后发声提醒:“高反不可怕,但如果吸氧后仍无好转,一定要听从专业建议,尽快离开高海拔地区。”他还提到,从男子还能走路到呼吸心跳停止,只用了不到5分钟,但在此之前,他有整整三天的时间可以离开,却因轻视高反和错误判断失去了生命。
然而,男子被送到医院时,已经失去了意识,抢救无效离世。确实,高原反应本身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对它的无知和轻视。男子的悲剧,正是因为一系列错误的选择:洗澡、未及时下山、没有充分的高原旅行知识。
很多人不了解高原反应的严重性,甚至抱着侥幸心理,认为“自己体质好”或者“忍一忍就过去了”。但事实上,高原反应是不可预测的,轻则头痛、恶心,重则危及生命。尤其是在高海拔地区,身体对氧气的需求与供氧不足之间的矛盾,可能在短时间内引发致命后果。
高原肺水肿,通常发生在海拔2500米以上,因缺氧、寒冷、劳累等原因导致肺部积液,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、咳嗽甚至血氧饱和度下降。如果不及时治疗,会迅速发展为呼吸衰竭,危及生命。男子的体重较大,心肺功能本就负担较重,再加上高原洗澡导致血管扩张、体力消耗,成为诱发肺水肿的重要原因。而翻越巴朗山的计划,更可能让他在车程中因缺氧加重病情。
“他走得太突然了,身体明明一直很好!”男子的同行者满是疑惑。他们表示,男子生前身体状况良好,没有任何特殊疾病。对此,当地卫生院的工作人员作出了解释:初到高原地区,人体需要时间适应环境变化。洗澡、洗头等行为会消耗大量能量,加重身体负担,从而让适应过程变得更加困难。如果叠加感冒或其他疾病,风险更是大大增加。
不少网友看到这起事件后,也分享了自己的经验。“去高原地区,千万别洗澡,也不能喝酒,甚至连去厕所都要尽量避免。”这些看似“夸张”的建议,其实都有科学依据。高原地区的低气压和氧气稀薄,会让身体代谢减慢。如果处理不当,很容易引发高原反应,甚至危及生命。四姑娘山景区官网早已标注了关于高原反应的注意事项,但显然,很多游客并没有“放在心上”。
“穷能保命,这话好像也有点道理。”有网友感叹,如果没有钱去高原旅行,或许就不会遭遇这样的危险。但事实是,这名男子的悲剧与“穷富”并无直接关系。真正让他陷入险境的,是对高原反应的认知不足。如果他能提前了解相关知识,避免高风险行为,也许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。
高原旅行本身没有错,但盲目冒险却可能付出惨痛代价。“为了看风景,丢了性命,这值得吗九游娱乐 九游娱乐官方?”这起事件给每一位旅行爱好者敲响了警钟:去高原地区,务必要做好充分的准备。了解高原反应的症状,随身携带必要的药品,逐步适应环境,切勿贸然行动。
有网友总结得好:“生命只有一次,风景随时可看。”旅行是为了放松身心,而不是冒险。如果连最基本的安全都无法保证,再壮丽的风景也失去了意义。